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:心经浅释

2016-09-27 汉传法师

Hi 陌生人你好!

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

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

照见五蕴皆空

“照见五蕴皆空”:五蕴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。

(一)色蕴:凡一切物质,都是色蕴所摄,一切物质不外乎坚、湿、暖、动四性而构成(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种所构成)。六根中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;六尘中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无表色都是色蕴所摄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为内五根是物质的。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是外五尘。

色尘:是眼所对的显色、形色,不是五蕴中色蕴的色,色尘只是色蕴的一种,显色是显在外的各种颜色;形色是指物质的形状,有长、短、方、圆等形状。声尘:是耳所对的,分为有执受六种,即有情所发出的,无执受六种,即非情所发如打雷,风声;有执受无执受六种,是有情和无情一起作用发出的,如打钟、吹笛,是有情通过无情的东西发出的声。香尘:凡是鼻根能嗅到的气味都叫香,有好香、恶香等香。味尘:舌根所尝的叫味。有苦、酸、甘、辛、咸、淡等。触尘:是身根所感觉的。有滑、涩等。

此五尘是内五根所对境,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。无表色是看不见的物质,如受戒,能产生一种看不见的物质作用。受了戒能生防护犯戒的作用,修禅定也能在身上产生作用叫定果色。蕴:积聚义。佛法也是先说物质后说精神,精神主要是说对外界产生的认识,受、想、行、识四蕴都是精神方面的。

(二)受蕴:是感受、领纳,即对外境产生的感受,发生感受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“触”受是五根对五尘发生的感受,有很多种,归纳为三种:苦受、乐受、舍受。根触境时产生感受,即心理活动。对于适悦的境生乐受,不喜欢的境就会产生苦受,不苦不乐的中庸境产生舍受。由种种感受进一步产生认识即想。

(三)想蕴:是思维、取境安名,心理学上叫做概念,即对事物大概的印象。一个人看见东西有些什么想法呢?如果见过一次就会在脑海里留下一个印象,第二次再见到,或别人提起时就知道是什么,这个东西的形状马上会重现,就可以叫出他的名字来,故叫做“取境安名”。这是心理活动的作用,只要印象留在脑子里,不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。在百法中的遍行五里也有受、想二种心所。

(四)行蕴:是百法中遍行五的思心所。是心理作用,由前面的受、想蕴之后进一步在这个东西上打主意,作种种盘算,如果是自己喜爱的就千方百计想得到,采取种种办法追求,得到这个东西,这就叫行,也叫“业”。

(五)识蕴:由于受、想、行之后产生决定的认识,识是所有的心理活动,长久就会在心识上留下印象,唯识学叫做种子,由这个种子,以后因缘成熟就会产生作用叫种子起现行。对于佛法的道理不知道就应多学,久久熏习,让其在八识田中下个种子,久了就会熟悉的。

五蕴偏重讲心即精神方面,只有一色蕴讲的是物质,其余四蕴都是讲精神方面的。五蕴也是佛法对世界万物归纳的一种,但佛法并非二元论。元:是本体、自性意,而佛法讲世间万物都没有自性,都是因缘所生,没有自性的,五蕴是“缘起性空”的。物质、精神(是根对境然后产生的种种心理活动)都是缘生无自性的,我们应如中观宗所说的,应慢慢地思维观察,看世间万物哪一样不是缘生的,哪一样是有自性的,《大般若经》把每个法相名词都提出来说了,所以文很长,一共600卷。《心经》把《大般若经》的内容归纳浓缩为二百六十个字。

只有用智慧去观照时,才能见到五蕴(世间万物)都是缘起性空,故说照见五蕴皆空。在照见五蕴皆空的基础上才能不畏生死地“度一切苦厄”的众生。众生之所以在生死长河里流转,就是由于不能照见五蕴皆空。人是一个四大假合之躯,有心理活动,是物与识(精神)构成的,却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,整天跟着这个“我”转。

苏联人的哲学词典中没有“精神”二字,他们只承认有思维,不承认有精神,认为只有大脑的活动,这种看法太简单了。所谓“人我空”是说众生所执的我只是物质和精神聚集在一起(缘生)而构成的,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变东西(自性是空)存在。但众生是由于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,因此总认为五蕴之躯就是一个常恒不变的“我”。这个“我”并不是真实的、可靠的,只能使我们因他而起种种的烦恼邪见,造各种业,流转生死,“我执”是流转生死的动力,如果能将所执的我断尽,看成缘起性空的,就能出生死不再流转六道了。

“照见五蕴皆空”不仅是照见人我空,还照见世间万法部是缘生无自性,故“皆”字是包括了人、法二空,把人、法都看成是缘起性空了,才能称之为“皆空”。断尽人、法二种我执才能真正出离生死。有的人认为小乘只谈人我空,大乘才谈人、法二空,这是一种误解,其实在小乘里也谈了人法二空,只不过着重于人我空,而大乘谈法我空时多些。

按中观宗的说法即通达人我空,同样通达法我空,如同一个数学公式一样,能按这个公式算出这道题,就能算出另一道同类型的题。摆在人我上能见缘起性空之理,对于世间万法也能见到缘起性空。所以小乘还是能通达法的缘起性空。只要照见了五蕴皆空,就能知道下面的文了,以下的文句都是由前一句发挥出的。

照见五蕴皆空,了知万法的真实相,才能“度一切苦厄”。

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,色:是色蕴,色蕴是世间一切物质,物质都是缘生的,缘即是“条件”的意思。每个东西的存在是由众多条件的聚合,消失是由条件的散失,或坏灭。从构成其它东西的条件本身来说也是缘起,而不变的自性是没有的,并不是说每个东西之外另有一个缘生无白性的定义,假如这样认识的话,就如有眼病的人看见月亮上面还有一轮月亮是一样的,其实天上只有一个月亮,月上面又有一个月亮,在佛法上称为“二月”。这个“二月”是世俗谛所不承认的。

一切万法由于是缘生,所以没有自性,缘生无自性二者并不矛盾,是一个物上具有的两方面,缘生故性空,所以说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。不异:是“同”的意思。“空不异色”就是说“有”与“空”二者是一体的,物质的存在是自性空的存在,这个物质本身没有一个常恒的“自性”存在,他虽然存在但他显示的是没有自性,缘起性空是一切物质的属性,正是由于没有自性,所以一个物质的生与灭不是绝对的,条件具足和合了则能产生,条件不具足、和合则不能产生这种物质,虽然此时灭了,但一旦条件具足和合,即因缘成熟时这种物质就能够生起了,因此说“空不异色”。

“受想行识亦复如是”。受、想、行、识四蕴是精神方面的,是由物质的根对外境产生的,所以也是因缘所生,既是因缘所生所以也没有自性,因此精神方面也同色(物质)蕴一样。“受不异空,空不异受,乃至识不异空,空不异识。”

有的学唯识宗的把第八阿赖耶识看得很神秘,认为第八识是有自性的,而中观宗讲无我,讲的道理比唯识宗更深入,透彻些。学佛法把这个学好,应从法相唯识开始学,真正从法上通达缘生无自性的道理。

西藏的小喇嘛是从三论、因明学起,学得很踏实细致,我们应知道每一宗的轮廓、大概。因明应学,特别中观宗很重要,这是一个了生死的法门,是挖出我执,是一门正规的学科,佛法就是讲人无我、法无我,一切法缘起无自性,所以内断人我执,外断法我执,起执就会生障碍,成偏邪见。

“是诸法空相”,诸法的本相就是缘生性空相,这才是他的真实相。

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”这几句容易体会错,以为是不分别,不爱干净。应该这样讲:一切万法既然没有自性就没有实在的生灭、垢净、增减。如果执著一个事物有一个不变的自性,就有一个东西在那里生灭,分别他是垢净、增减,既无自性谁在生灭,何有垢净呢?所以文殊菩萨手中的剑叫做“八不慧剑”,是斩断众生的一切我执习气的。

八不:不生、不灭、不来、不去、不一、不异、不断、不常。中观宗就是着重阐述八不正见。由于“诸法空相”所以是“不垢、不净、不增、不减、不生、不灭”。真正见到了诸法的性空后,才能见到事物没生灭等灾相。无自性,就无从安立生灭等颠倒相。

下面一段更进一步深人说明前面的道理。“是故空中无色、无受、想、行、识。”在诸法空相的基础上就没有众生起实有的物质(色蕴)和精神(受想行识四蕴)。五蕴——世间万法都无自性。“照见五蕴皆空”是在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见到的诸法真理。

“无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无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”这是说无十二处,佛法把世間万法归纳的中等法(即不略不广)为十二处,佛法用蕴、处、界三科总括世间万法,粗略名次不同,其实只是开合的差别,这是佛应各类众生的根机而善巧说法。

十二处又叫十二入,“入”是说六根对六座境时能产生作用,故又叫生门二八根又叫根门,根对境能产生认识。“意”,指精神活动。“法”是意根所对的境,很抽象的。在般若观来看,此五蕴,十二处都无自性,这一句亦是从上句的“空中”带下来的,应为“是故空中无眼耳鼻舌……法”。是在修空观之时见列十二处无白性,在修空见时五蕴、十二处都应依次观他们的性空。

“无眼界”,乃至无意识界,这是佛将世间万法归纳得较细的一科,说世间万法总归为十八界。界:种类的意思。十八界即六根、六尘境。六巍界。六根对六境时产生认识,即是六识,此六识都是依根立名,即眼识界、耳识界……意识界。佛法把世间万法用略、中,广三种归纳法,把世间万法归为蕴处界三科。对每一法都要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看他是不是缘起性空。“乃至”是包括其余十六界,蕴、处,界总摄世间万法。出世间法以谛(四圣谛)缘(十二因缘)度(六度万行)三科摄尽。

文:隆莲法师

下一篇: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:心经浅释

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,可随意打赏。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!

发表评论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