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净其意的佛教是道德日下的解药

2015-10-19 汉传法师

Hi 陌生人你好!

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

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

治心与治身

在很多人心中,佛教的存在就是可以让人们烧香、拜佛,求得心安。其实这是世人对佛教的一大误解。佛教不只是心灵寄托之所,它从印度传入,成功融入中国社会,是因为其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有积极向上的内容,能够帮助解决个人和社会的许多问题,比如道德问题。佛教是劝人为善的宗教,它的理论和修行之法有很强的道德属性和道德功用。

佛教为公民的自我道德修养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。什么是“佛”?“佛”是“佛陀”的简称,是“智者”、“觉者”、觉行圆满的人的意思。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追求身心净化,达到功德和智慧上的圆满,也就是成佛,它以人的道德培养为根本。我们通常说释迦牟尼是佛,在佛法里,释迦牟尼万万千千,每个人本身都有佛性,佛性无条件、无限制,人人皆可成佛。

《论佛》中说:“佛为自然,自然为佛。人在佛中,自然成佛。”众生皆是佛,只不过是迷失了自己,被金钱、名利诸多外相蒙蔽,看不清自己的本性。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凭自己的努力来超脱这一切,开显自己的佛性。所以只要人们加强自我修养,做到道德上的无缺,那么人人都有希望成佛。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,即使是魔,放下心中贪、癫、痴之念,也可成佛。

如何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呢?佛教教导人们应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。佛教的教义不是空谈,它指导人们如何修行生活。《善生经》中说,“夫为人子,当以五事敬顺父母”,“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”,“ 夫之敬妻亦有五事”,“ 夫为人者,当以五事亲敬亲族”, “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”。

释迦牟尼教导人们要做这些事来尊敬父母、老师,增进夫妻和睦,处理好人际关系。在《无量寿经》中,佛还教导说:“世间人民,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亲属,当相敬爱,无相憎嫉。有无相通,无得贪惜。言色常和,莫相违戾。”佛教的修行不是脱离尘世的,是生活中的修行,我们说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,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,就是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体现在我们良好的行为规范中。

佛教的律己精神能劝导人们遵纪守法,诚实守信。佛语有云:“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。”现在社会上的各种犯罪行为、不良行为,其根源在于个人在道德上、人格上的缺陷。法律只能是一种防范措施、惩治措施,要减少违法犯罪行为,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,关键还是要加强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能力。依法治国需以以德治国为基础,道德是立法的基础。在道德目标实现的方法上,佛教提出要人们加强自身的修持。在修行上,佛教有众多戒律,如五戒、沙弥尼戒、居士戒、出家戒等。

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,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。最基本的如五戒十善,五戒即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五戒是佛教其他戒律的基础,出家、在家都要遵守,与儒家五常即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有相同之处。

在五戒基础上还有十善:一、不杀生,不害一切生命;二、不偷盗,不窃取他人财物;三、不邪淫,不行邪淫欲事;四、不妄语,不起虚言,诳惑他人;五、不两舌,不向两边,说是谈非,令他斗诤;六、不恶口,不发粗犷恶言,骂辱他人;七、不绮语,不庄饰华丽之言,令人乐闻;八、不贪欲,不贪着情欲尘境;九、不嗔恚,不生忿怒之心,嗔恨于人;十、不邪见,不偏邪异见,执非为是。佛教的这些戒律包括了言行举止各方面的内容,基于人们的信仰之心、敬畏之心,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,一种自律精神。

作为佛教文化的主要实质载体——寺庙,是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场所。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、接受教育的场所,寺庙同样有相似的教育功能。现在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报纸、网络、电视。在接受素质道德教育时,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场所,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。寺庙作为一个宗教场所,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。

寺院不是一般的公共场所,在寺庙里,每个人都要怀着虔诚之心,佛门寺庙乃清净之地。寺庙举行各种佛事活动,高僧大德讲经弘法的过程,也是佛教道德观默默影响着信众的过程。在清心静气的环境中参悟佛理,聆听禅音,更让人体悟深刻。

佛教的道德观,对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有众多借鉴意义。在道德的培育上,佛教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。当前,佛教界正通过举行各种佛法活动、举办研讨会等形式,以佛教的影响力来推进公民的道德素质建设。

原标题:发挥佛教推进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作用

文:贤宗法师

下一篇:济群法师:勤修四观是化解不生气的有效方法

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,可随意打赏。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!

发表评论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