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光大师永思集·大师遗教

2014-11-22 汉传法师

Hi 陌生人你好!

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

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
略云:灵岩为古道场地,清咸丰十年,遭兵燹,焚毁殆尽。同治中,僧念诚,蒙彭刚直公护持,略盖十余间小屋。宣统三年,僧道明,因失衣妄打无辜,致犯众怒,遂逃去。寺既无主,所有什物,一无存者,田地亦遗失不少。木渎乡绅严公良灿,启请真达和尚住持,真公即令其徒明煦代理,先建钟楼,自是遂渐兴复,其详见于《功德碑记》。至民国十五年,鄂乱事起,戒尘法师与学者南来,真公即以灵岩相委,永为十方专修净业道场,用度不足概由真公贴给之。十七年,戒师因事赴滇,将院事托付慈舟法师,斯时妙真师,已由真达和尚延至本寺,任监院之职,辅佐慈师,办理寺事。

慈师旋往鄂闽各地,弘法讲经,即由妙师以监院资格兼代住持职务,秉承真老和尚之意,十余年来,建造念佛堂、大厅、寮房、大雄殿、弥勒阁等全部房屋,整理诸务,有兴无替,实为诸班首执事、护法居士等所共见。现因报国寺改为灵岩山下院事,与清禅师发生纠纷,此事原系出自真老本意,由光证明。而苏州诸山不明事实,误听一面之辞,致书于光,指妙师假光名义侵占报国寺,实与事实不符。光生平不接一地方,不收一徒弟,人所共知,岂有要一区区报国寺之理?而彼等尚不知江苏全省寺庙,赖光得以保存于前也,兹为诸公述之。先是民国十一年间,光在普陀之时,有定海县知事陶在东居士,寄来报纸一张,内载袁某具呈江苏省长,请以全省寺庙财产兴办教育,经省长王铁珊(瑚)核准。其批示中,有“无戾于法,实衷诸情,审慎周妥,良堪钦佩,著教育厅令行各县遵照办理”等语。陶居士函云:“此隔江风雨,顷刻即至,师若不设法救济,一省如是,他省效尤,佛法前途,不堪设想。”

光乃致函南京魏梅荪、王幼农诸居士,请向省府疏通,收回成命。时省长已易韩公紫石,韩云:省方既已通令办理,未易取消,若欲挽回,须由彼等(指诸方长老而言)具陈理由,请求省方再予核办。时妙莲和尚,因魏、王之嘱,念光远居普陀,为江苏寺庙,不避忌讳,竭力营救,故对具呈省方事,奔走诸方,劝请列名,几经波折,不辞艰阻,奔走跋涉。加以其时泰县有数处小庙,已为官厅没收,将及于光孝寺,故僧众群起恐慌,乃由光孝和尚邀同寂山和尚等三十余人,集省请愿,始与妙莲和尚合作办理,并净老和尚领衔,具呈省署,幸蒙批准,其事始寝。事实俱在,俱可复按。若当年没收寺产,见诸实行,则江苏寺庙恐无一存。苏州诸山于光之保存寺庙一段事实,既未详悉,于光之不接地方、不收徒弟之素志,更未明了,竟谓光要一报国寺,岂非不达事实之甚耶?

今报国寺事既告解决,灵岩主席久悬,亦为重要问题。溯自戒尘、慈舟两师相继去后,以迄于今,妙真师惨淡经营,致有今日,即由妙师真除住持一席,想真老和尚必能同意,诸师亦当无异议也云云。时在室缁素一致赞成,咸无异言,事遂定。并择十一月初一日,为接位之期,一切仪式概从简略。老人并言:灵岩为十方净土道场,传贤不传法。当即以此为嚆矢云。

庚辰十月廿八日

弟子朱石僧记

下一篇:印光大师初出家的风波

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,可随意打赏。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!

发表评论

返回顶部